屏東 孔廟
屏東旅遊 孔廟
電話:Unable
地址:位於屏東縣立體育館北方
已有一百八十多年歷史的屏東書院,即今之孔廟,是屏東縣內惟一的書院建築。清嘉慶二十年(西元一八一五年),鳳山知縣吳性誠為振興地方文教風氣,與阿猴地方人士包括總理歲貢生郭萃、林夢陽、捐首蕭兆榮、蕭啟德、江啟源、鄭純脩、黃紹鐘等議定基址,籌劃規模,嘉慶二十年元月興工,同年十二月竣工,由於經費不足,只初步完成建築結構,並未彩繪油漆,後由阿里港縣丞劉蔭再商請郭萃、蕭啟德、蕭啟元協助勸募,始成規模。當年的舊址位於現今中山公園內,有房間三十六間,前為講堂,後殿奉祀文昌帝君、程子、周子。清光緒三年(西元一八七七年)重修屏東書院,為彰顯前賢創建之功,特將當年公議所設的規條,刻碑立於書院內,至今尚存。光緒六年,鄭贊祿加以重修,並籌款資助興學,是當時下淡水的文教中心,士子講學之所,文人四墨客考課之場。光緒二十一年(西元一八九五年),日本據台後將屏東書院改為孔廟,奉祀孔子,配祀顏子、曾子、思子、孟子四大賢人,及周子、二程、張子、朱子五大儒,但因書院的資產已全部捐給阿猴公學校獎學金,廟中缺乏經費修繕管理,日漸荒廢。西元一九三七年,日本人為執行都市計畫,計畫將孔廟遷建他處,適日本考古學家東京帝國大學教授藤島彥治來台進行文物調查,親往孔廟考察後認為:「台島雖有幾多文獻,而能依原形以保存者,惟屏東書院與澎湖文石書院而已,若改築,必依舊形,是所切望」,而當時履任的屏東市長宗籐大陸尊崇孔子,又雅好此古老建築,即撥助日元一萬元,依原樣拆遷至勝利路現址。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後,政府雖有鑑於孔廟破舊荒涼,幾度籌款修葺,但修護工作多因陋就簡,直到民國六十六年,縣長柯文福委託名建築師漢寶德教授主持修復研究工作,於民國六十八年修復完成,終於恢復舊觀。修建後的孔廟,廟堂向前挪移四公尺,後殿改為崇聖祠,中堂改為大成殿,儀門之外加築一面照壁,上書「九仞宮牆」,每年九月二十八日均在此舉行祭孔大典,彰顯聖人教化之道。孔廟現仍保存四座碑記,分別是屏東書院章程碑記、屏東書院租條碑記、東山書院改築紀念碑、重修孔廟碑記,於民國七十四年十一月列為國家三級古蹟。
標籤:台灣旅遊、屏東、孔廟